農產品溯源有意義嗎?未來市場發展有多大?農產品溯源能給我帶來什么?帶著這些問題,我們進入今天的分享。

農業現狀分析:
作為一個農業大國,發展農業始終是國家的第一要務。如今,中國絕大多數消費者的飲食需求已經從吃飽,到吃得好,到吃得健康。國內大部分消費者還是習慣看外觀來判定產品的好壞,導致食用時對農藥殘留和激素使用過量的擔心。
農產品溯源有意義嗎:
此前,農業農村部在有關部門印發的《全國農業綠色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提出,進一步落實配套政策,完善投入機制,推動農業綠色發展取得新成效。
什么是農產品溯源:
農產品追溯系統通過現場布置的傳感器、攝像頭等設備,自動采集農產品生產全鏈條關鍵環節的數據,將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鏈條信息傳輸到區塊鏈,為每一件農產品打造一張唯一的“原產地身份證”,實現農產品來源可追溯、去向可追溯、責任可追究。購買時,只需掃碼就能看到農產品的種植、收獲、儲藏、生產、加工。

農產品溯源未來市場發展有多大:
國際上,歐盟、美國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都要求部分出口當地的食品必須有溯源要求。歐盟第178/2002號法規要求,從2005年1月1日起在歐盟銷售的所有肉制品都可以追溯,否則不允許投放市場。
中國加入WTO后,許多地區和部門都開展了蔬菜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的研究。例如,2004年,北京市農業局和河北省農業廳共同承擔了農業部“北京市蔬菜產品質量追溯體系試點項目”,河北6省市蔬菜試點基地使用統一包裝和產品標簽信息碼向北京新發地、大洋路批發市場供貨;杭州市開展了“食用農產品原產地標志備案發放”工作;臺州市在合作社建立了產地編碼制度,在市場上實行了亮證管理.這一系列措施都在告訴我們農產品溯源的發展潛力和重要性。
農產品溯源能給我們帶來什么:
從源頭上看:提升消費者的信任度,提升農產品質量管控,科學種植管理,實現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鏈條數據可視化。
從銷售方面,幫助企業進行產品流通監管可視化管理,為加工企業提供產品質量保障基礎,使產品更好的銷售。
從品牌建設的角度來看:農產品追溯系統結合了防偽技術和區塊鏈數據存儲技術。通過產品生產加工關鍵環節的信息采集和上傳,讓每一件產品都能有一個唯一的標識,可以幫助我們建立自己的農產品品牌。
目前市場上可以追溯的農產品越來越多,涉及的涉農行業越來越多,從糧食、果蔬、藥材到水產、畜牧、木材等都在不斷擴大市場的容量,早點了解,就能有更大的市場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