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響應國家發展的要求,其目的是為了解決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這是一個有價值的項目。農產品溯源的真正價值在于打造農產品品牌。
我們去菜市場買農產品,比如西瓜,經常會拿起來摸摸,拍拍“聽聽聲音”來判斷西瓜的好壞。而在國外很多地方,我們買農產品可以“閉著眼睛拿”。
以日本為例:日本從農產品新品種的選育到播種、收獲、加工、包裝、銷售都有一套嚴格的標準。這個過程是嚴格質量控制的體現;在農產品生產方面,日本對其大小、粗細、形狀都有確切的規定。比如在大蔥的種植上,從品種選育到生長的不同時期都制定了一套規范要求,要求每根香蔥的長度、粗細、顏色都要達到統一的質量要求。嚴格的質量控制管理和標準化的生產程序決定了日本農產品的高品質取向。
農產品的高品質除了消費者能從農產品統一的大小、顏色、包裝上直觀的看出來,還能如何體現?答案是可以通過農產品的可追溯性來實現,并且可以更詳細的展現在各個方面。
首先,針對消費者,農產品溯源不僅可以讓消費者看到產品的大小、外觀,還可以通過溯源看到農產品從品種選擇到播種、收獲、加工、包裝、銷售等一系列生產過程。這樣既能讓消費者放心,又能理解農民從農產品的播種到收獲過程中對農產品的苦心,也能明白“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不僅如此,利用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可以防止產品信息被篡改,使產品更加安全。
其次,對于生產者來說,企業必須建立農產品的養殖、生產、流通的追溯信息庫;強化標準體系;全程監控管理各環節;開展追溯信息的綜合分析和利用;提供信息跟蹤操作平臺;通過網絡、客戶端和其他渠道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務。通過企業井鏈區塊鏈溯源追溯系統,可以在平臺上設置獎勵,消費者通過掃碼獲得獎勵,可以讓消費者對產品產生好感,提高復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