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俗稱“電子標簽”,作為一項新技術,傳入中國不過幾年時間。說到溯源,其實就是整個產業鏈的完善過程。二維碼和RFID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只是幫助農民、采購商、制造商和銷售供應商進行全程監控。業界一直在討論使用二維碼和RFID技術可以解決食品安全溯源,那么他們是如何解決這類問題的,用什么方式?
RFID的產品特性:
數據存儲:與傳統標簽相比,容量更大,數據可隨時更新,可讀寫。
讀寫速度:與條形碼相比,無需直線掃描,讀寫速度更快,可實現多目標識別和動作識別。
好用:體積小,易封裝,可嵌入產品。
安全:專用芯片,唯一序列號,難以復制。
耐用:無機械故障,壽命長,耐惡劣環境。
論技術,二維碼的核心技術在日本和美國,RFID在中國也是近幾年才剛剛投入實踐。從這幾個方面來看,目前物聯網(IoT)行業的廠商都是利用集成的方式,將別人的技術轉化為自己產品中的一個可用節點,進行推廣和宣傳。
利用RFID核心傳感技術,從種子、土壤水分和養分、當前空氣質量等方面進行檢測、收集和分析數據,總結出最合理的答案,并反饋給農民。并且種植戶定期了解正在生長的植被的農藥噴灑情況,借助云技術將信息傳輸到產品采購加工廠,讓他們第一時間知道哪些區域種植了農作物或者養殖了牲畜,家等??梢酝度胧袌鲣N售。
經過采購、加工、消毒等流程后,采購廠家會利用二維碼技術對產品進行營銷。這時候銷售人員就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在向菜市場、超市、食堂推薦產品時,可以通過二維碼掃描讓對方了解產品生產加工全過程的監控。即使此時出現安全問題,也可以利用云平臺存儲的監測數據進行監測,從而實現食品安全溯源過程。
其實,食品安全溯源只是對生產、加工、銷售體系全過程的統稱,二維碼、RFID技術只是一些輔助功能。真正能發揮其價值的,取決于企業本身,不同的市場定位,不同的應對結果。是基于利益跟風,還是基于趨勢跟風,都來自于企業自身的定位。一個成功的企業不會因為一時的沖動而關注眼前的利益,而是會更加注重全過程的保障,這樣獲得的價值遠遠大于銷售單一監控產品所獲得的價值。
因此,二維碼和RFID不應被視為食品安全追溯過程中的關鍵點。它們只是整個過程中的一個環節,是可以幫助農戶、企業、廠家、監控部門實現安全過程監控的助推器。只有正確理解和應用這些與物聯網相關的技術,才能真正發揮其價值。